你聽過 多齒症 嗎?原來全港有3%的兒童出現多生齒的情況,究竟點解會多生齒?是否需要拔除?本文帶你了解 多生齒成因、影響及治療方法。
多齒症是什麼?
世界上最多牙齒的是加拿大男子Evano Mellone,共有41隻牙。而全球約有2%至3%人口有多生齒,即約50人中,有1人有多齒症。而香港約有3%的兒童出現多生齒的情況。
正常牙齒生長數量:20隻乳齒及32隻恆齒
人的一生中,牙齒會經歷從乳牙轉變到恆牙的過程。通常小朋友會先長出乳牙,隨後20隻乳齒逐漸脫落,換成32隻恆齒。這個過程是漸進的,不同的恆牙會在不同的年齡段長出。
什麼是多生齒?
多齒症(Hyperdontia)是一種常見的牙科疾病,指的是患者口腔內的牙齒數量超過正常範圍。
小朋友有20隻乳齒,而正常成人有32隻恆齒,包括4隻智慧齒。當小朋友多於20 隻牙 齒,成人多於32隻牙齒 便屬多齒症。
多生齒能自行發現嗎?
多生齒的診斷並不容易,因為通常生長在牙骨內,不易被肉眼觀察到。大部分患者沒有徵狀,除非多生齒沒有受到阻礙而自然長出,否則大部分患者也未必發現。
若多生齒已暴露,或影響其他牙齒的排列或口腔結構時,才會通過 x光檢查被發現。通常只有少部分的多生齒會向外生長,使患者或牙科醫生能直接觀察到。
多牙症常見位置
多生齒是多牙症的具體表現,它們可能出現在口腔的任何位置,但最常見的位置是上顎兩隻門牙之間或下顎的小臼齒附近。大多數患有多齒症的人通常只會多長出1到2隻多生齒,但也有極少數案例會出現更多的多生齒。
多齒症成因
多齒症是一種常見的牙科異常,成因複雜多樣,但主要可歸納為遺傳因素和發育障礙兩大類:
遺傳因素
如果家族史中有成員曾患多齒症,孩子出現此症狀的機率也會增加,但並非百分之百。
這種遺傳傾向在某些特定人群中更為明顯,亞洲人中的比例相對較高,約有3%至8%的兒童可能會出現多生齒的情況。
發育障礙
除了遺傳因素,某些發育障礙也可能導致多齒症的發生。例如頭顱鎖骨發育不健全,和兔唇裂顎的患者更容易出現。一些研究也指出,多齒症可能與某些綜合症同時出現,如加德納綜合症。
4大多生牙的危害及潛在問題
多生牙不只是牙齒數量異常的問題,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對口腔健康的長期影響。以下了解這些潛在危害,希望能在診斷和治療時提供幫助。
牙齒移位
當口腔內出現額外的牙齒時,它們會佔用原本不屬於它們的空間,進而擠壓周圍的正常牙齒。這種擠壓可能導致牙齒排列不整齊,不只影響外觀,還可能造成咬合不正,影響咀嚼效率和說話清晰度。
恆齒延遲萌出
當多生齒佔據了恆齒應該萌出的位置時,會阻礙恆齒生長。這種情況不僅會延遲恆齒的出現時間,還可能導致恆齒生長方向異常,甚至完全無法萌出。
恆齒萌出延遲可能對兒童的口腔發育造成長期影響。嚴重的話會影響咬合及面部骨骼的發育,甚至可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牙根萎縮
牙根是牙齒的基礎,負責固定牙齒並提供營養。當牙根受到持續擠壓時,可能會逐漸萎縮,削弱牙齒的整體結構。導致牙齒鬆動,增加牙齒脫落的風險,還可能影響牙神經。
形成囊腫
長期藏在牙骨內的多生齒,有可能形成水囊。隨著時間推移,水囊愈來愈大,對周圍的骨組織造成破壞,導致發炎或其他牙齒鬆脫,便需要牙醫介入處理。
囊腫形成不僅可能引發炎症,還可能導致面部變形或影響鄰近的 牙齒和神經,造成牙齒敏感或疼痛。情況嚴重的話,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甚至拔牙。
多齒症的治療方法
多齒症的治療方法主要取決於多生齒的位置及對其他牙齒生長的影響程度。但並非所有多生牙都需要被移除,如果不影響其他牙齒的排列或口腔衛生,則可能不需要進行任何治療。
成人移除多生齒
如果影響到口腔及其他牙齒的健康,移除多生齒就很有必要了。如多生齒阻礙其他隻牙齒的正常生長,或導致 口腔清潔困難,牙醫通常會建議進行拔牙手術。這種手術通常需要進行局部麻醉,過程相對簡單。
如果多生齒深藏在顎骨內或牽涉血管及神經線等,可能需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更複雜的手術,或會轉介至口腔頜面外科醫生處理。
小朋友 多生齒要拔除嗎?
對於兒童多齒症患者來說,是否需要拔除多生齒的決定更為複雜,而牙醫也會把以下的因素考慮在內:
恆齒萌發
如果多生齒位於恆牙的生長路徑上,可能會阻礙恆牙的萌發。這種情況下通常建議拔除,以確保恆齒能正常生長。
牙齒排列
多生齒可能導致其他牙齒排列不 整齊或造成牙齒旋轉,可能影響美觀及咬合。如果多生齒已生長,並阻礙其他牙齒的排列,拔除可以避免未來更複雜的矯正治療。
可能引發其他潛在病變
長期埋藏在顎骨內的多生齒可能形成囊腫或炎症,即使目前沒有造成明顯不適,也可能需要預防性地進行手術移除,以免未來出現併發症。
不過兒童移除手術可能需要麻醉,所以建議8至12歲的兒童比較適合,避免因年紀太小而承受麻醉風險。
總結
多齒症雖然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可能會影響口腔健康。定期進行牙科檢查,可以幫助我們 及早發現和處理這種口腔異常。如果發現有多生齒的跡象,應立即諮詢專業牙醫,制定適當的治療計劃,以預防潛在問題的發生,確保口腔健康。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