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雙排牙怎麼辦?要拔牙?牙醫 話你知乳牙未脫落 恆牙就長出來的2大原因及處理方法

1 月 23, 2025 | 兒童牙科

小朋友雙排牙怎麼辦?

小朋友出現 雙排牙應該點處理?要剝牙嗎?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但其實這是正常的換牙過程。專業兒童牙醫帶你了解乳牙尚未脫落恆齒就長出來的影響,以及何時要拔牙,一起守護小孩的牙 齒健康!

什麼是雙排牙 (重疊牙)?

人類的牙齒發育從胎兒時期就已經開始。牙胚從懷孕時期就已出現在胎兒口腔中,隨著寶寶的成長,這些牙胚逐漸發育成熟,最終在適當的時機萌發出來。

通常寶寶 會在出生後6到10個月左右萌發第一顆乳齒,接下來其他乳齒會陸續長出,2到3歲時一個完整的乳齒列 萌發完畢。

孩子 6 歲左右時會開始換牙,這階段恆齒會從乳齒列下方慢慢長出,同時乳齒會慢慢搖晃並掉落,這過程通常持續到約12歲時全數換完。

乳齒、恆齒兩排牙齒同時存在

有些小朋友在換牙階段,可能會出現乳齒和恆齒同時存在於口腔中的現象,我們稱為雙排牙(重疊牙),而非多生牙。最常見於下排 門牙,因為這是最早開始換牙的部位。

出現雙排牙原因是什麼?

導致雙排牙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小朋友顎骨太小、口腔空間不足等。雖然雙排牙的出現可能會讓一些爸爸媽媽感到擔憂,會不會影響孩子的齒列排序或進食能力,但這其實是許多兒童在換牙期可能經歷的正常過渡現象。

雙排牙原因

牙齒發育的正常換牙過程

在正常的換牙過程中,乳齒的牙根會被下方萌出的恆齒牙胚逐漸吸收,最終導致乳牙鬆動脫落。

有時候恆齒的發育方向可能偏向乳牙的舌側,這就 會導致乳齒牙根未被完全吸收,而形成雙排牙的現象。這種情況通常不會對孩子的口腔健康造成長期影響,只是一個正常換牙歷程。

空間不足

雙排牙的出現不僅與乳牙是否鬆動有關,也與下排門牙的空間是否充足相關。即使口腔空間不足,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或急於剝牙。因為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口腔空間會逐漸增大,為恆齒的正常排列提供足夠的空間。

乳牙尚未脫落,恆牙就長出 會影響咬合嗎?

雖然雙排牙多屬於正常現象,但當乳牙尚未脫落而恆牙就已長出時,許多家長會怕太晚拔掉牙齒造成齒列不整甚至影響小朋友的咬合。

事實上,咬合不正通常是由遺傳、環境與特定因素造成。短期內的雙排牙現象通常不會對孩子的咬合造成嚴重影響。

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給予孩子一些時間,通常乳齒會在恆齒完全長出之前自然脫落。但如果乳齒沒有絲毫鬆動,或者恆齒的生長方向出現明顯偏差,就需要考慮尋求專業的兒童牙科醫生建議。

小朋友雙排牙處理方法

有些家長會急於帶孩子去看牙醫,希望第一時間拔掉乳齒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面對雙排牙,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和耐心,不妨可以參考以下的處理方式:

雙排牙處理方法

注重口腔清潔

在孩子的第一顆乳齒萌發後,就應該開始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每天使用牙刷搭配1000ppm的含氟牙膏刷牙至少兩次。此外,使用牙菌斑顯示劑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刷牙效果,提高刷牙質量。

未滿 6 歲的孩子,每半年可以進行一次氟化物塗抹來預防蛀牙。6 歲至未滿 12歲的孩童,可以考慮進行第一大臼齒窩溝封閉劑服務,有效預防因臼齒溝隙過深而導致的蛀牙

別急著拔牙

研究指出,隨著恆齒陸續萌出、牙床發育,超過70%的雙排牙情況會隨著時間自然解決。

隨著乳齒脫落 和自然的舌頭推擠,大多數 雙排牙的恆齒 會回到正確的位置。國外的研究甚至指出,在換牙期間,下門牙的擁擠程度在4公厘左右都有可能自然排列好。除非出現特殊情況,否則不建議過早進行拔牙。

大多發生雙排牙的情況下,會在孩子8歲前自行排列好,若到 8歲時雙排牙的狀況還是存在,那可能需要考慮更積極的干預,例如拔掉乳正中門齒。

何時需要拔牙?

雖然大多數孩子長出雙排牙不需要立即干預,但某些情況下,牙醫師可能會建議剝牙:

何時需要拔牙?

乳牙晃動造成不適

如果搖晃的乳牙會影響孩子的進食或說話,可能需要剝牙。

影響牙齒排列

如果雙排牙導致恆齒嚴重偏離正常位置,可能需要通過拔除乳齒來為恆齒騰出空間。

清潔死角導致口腔問題

雙排牙的存在使得口腔清潔變得困難,增加了蛀牙或 牙齦 炎的風險。

孩子有拔牙意願

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雙排牙而感到不舒服或自卑,如果孩子表示想拔掉搖晃的乳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慮進行。

總結

雙排牙是兒童換牙期的一個常見現象,大多情況下不用過度擔心或急於干預。通過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牙科檢查,並給予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大多數雙排牙問題都能夠自然解決。

不過要記得,每個孩子的發育速度都不同,保持耐心和定期的專業檢查才是確保口腔健康的關鍵。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

彤心牙科診所

Blog

牙科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