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至日 10 : 00am – 20 : 00 pm (公眾假期照常營業)

星期一至日 10 : 00am – 20 : 00 pm (公眾假期照常營業)

牙齦發炎怎麼辦?牙齦炎吃什麼舒緩腫痛?一文看清症狀、原因及 護理方法

Aug 11, 2025 | 一般牙科

牙齦發炎怎麼辦?牙齦炎吃什麼舒緩腫痛?

刷牙發現牙齦流血怎麼辦?牙齦發炎腫痛要吃什麼?一文了解牙齦發炎症狀、舒緩疼痛的方法及護理秘訣,幫你消除問題,恢復牙齦健康!

牙齦發炎是什麼?怎樣才算牙齦發炎?

牙齦發炎,其實就是牙齦這層包住牙齒根部的粉紅色軟組織出現了紅腫、出血或牙痛的反應。很多人一開始不太在意牙齦紅腫,覺得只是清潔不夠,忍一忍就過去了。但這其實是身體對細菌入侵的警告。如果沒有及時清除病因,狀況只會越來越惡化。

牙齦組織的炎症

牙齦的角色是保護牙齒與牙根,正常的牙齦應該是粉紅色、緊實不出血。但當口腔內的細菌太多,特別是牙菌斑堆積時,牙齦就會受到刺激而發炎。這種炎症會讓牙齦變紅、腫脹、有異味,甚至產生不明腫塊或流膿。

牙齦發炎初期表現

初期的牙齦發 炎通常沒什麼劇烈疼痛,很多人因此忽略。常見徵兆 有刷牙流血、牙齦邊緣變紅、咬東西時感覺不適,甚至吃比較硬的食物就會感覺牙肉痛。

這時若能加強口腔清潔,多用牙線漱口水,有機會讓發炎狀況改善。但若已經出現腫塊、化膿、牙齦萎縮,則代表發炎已進入較深層,必須由牙醫介入治療。

常見牙齦發炎症狀

除了最常見的紅腫與出血,牙齦發炎還會讓人有口臭、牙齒咬合不正的感覺,有時會發現牙縫變大、牙齦萎縮,看起來牙齒變長了。更嚴重時甚至會感覺牙齒鬆動,這就不是單純的牙齦炎,而是已經進展到牙周炎的階段,嚴重時甚至需要拔牙

大牙後牙肉腫痛是牙齦發炎嗎?可能原因全面睇

有些人不是整片牙齦發炎,而是某幾顆牙,特別是後面的牙齒出現腫痛。這種狀況很多時候也與牙齦發炎有關,但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以下是幾個常見原因:

牙齦發炎能原因

牙菌斑和牙結石

牙菌膜是細菌與食物殘渣混合形成的透明黏膜,若沒有每天徹底刷牙、使用牙線清潔,就會在牙齒表面和牙縫間堆積。久而久之會鈣化成牙結石,刺激牙齦引發慢性發炎,尤其在後牙區最容易忽略,因為比較難刷乾淨。

嚴重蛀牙

當蛀牙深入牙根時,細菌會感染牙髓並波及周圍牙齦組織,導致牙肉腫痛。如果是在大牙處出現痛感,且伴隨牙齒酸軟或咬合不適,很可能就是嚴重蛀牙引起的牙齦發炎。

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

懶得刷牙、不用牙線、飯後不漱口,這些壞習慣都是牙齦發炎的溫床。尤其晚上睡前不清潔乾淨,睡覺時唾液減少,細菌繁殖得特別快,早上起來口氣臭、牙肉腫就是這樣來的。

荷爾蒙變化(青春期、懷孕)

荷爾蒙波動會影響牙齦血管反應,讓牙齦變得特別敏感。青少年與孕婦常因內分泌變化而出現牙齦腫痛,即使清潔習慣沒改變,牙齦還是容易紅腫流血。

抽菸、疾病、藥物影響

長期抽菸會讓牙齦血液循環變差,降低抵抗力;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統疾病,也會讓牙齦更容易發炎;有些藥物(如抗癲癇藥)會導致牙齦增生,使牙菌斑更容易堆積。

如何消除牙齦發炎?

想解決牙齦發炎問題,關鍵是找出根源並對症處理。這不只是「吃藥就好」,而是從根本改善口腔環境與細菌平衡。主要方法如下:

如何消除牙齦發炎?

藥物治療

牙醫可能會開抗生素(如Amoxicillin)或止痛消炎藥(如Ibuprofen),短期內控制症狀。另外,含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水或 鹽水也能幫助殺菌。不過這些都只是輔助,並不能替代清除牙結石的動作。

牙周治療

如果發炎已經波及牙周組織,就需要牙周治療,例如深層牙根清潔、刮除牙周囊袋內的結石與發炎組織,有時甚至要進行牙齦手術才能徹底改善情況。

杜牙根

當牙齦發炎來自於牙根感染或嚴重蛀牙時,牙醫會建議做根管治療(杜牙根)。這會清除牙髓內感染的神經組織,填補牙根管,避免感染繼續蔓延到牙齦與牙骨。

牙齦炎預防及治療方法

預防勝於治療,只要養成良好口腔習慣,牙齦發炎其實是可以大幅減少的。

牙齦炎預防及治療方法

正確刷牙

每天早晚刷牙是維護口腔健康最基本的方式,建議使用軟毛牙刷,搭配貝氏刷牙法,45度角輕刷牙齦邊緣,每次刷足兩分鐘,也可使用漱口水來減低口中的細菌量,預防牙齦發炎。

搭配護齦牙膏

選擇含氟、抗菌或草本配方的牙膏來清潔牙齒,如含綠茶或洋甘菊成分的產品,有助舒緩牙齦不適、減少細菌滋生。

使用牙線、沖牙器

光刷牙很難清潔到牙縫,建議搭配牙線去除牙齒間的殘渣與牙菌斑。若不習慣牙線,也可考慮沖牙器,對牙齒矯正者或牙齦敏感者特別有幫助。

定期洗牙

每半年洗一次牙,不但能清除頑固牙結石及牙垢,也能讓牙醫提早發現牙齦炎、牙周病等問題,及早介入治療。

牙齦發炎吃什麼比較快好?日常飲食建議

牙齦發炎時飲食也很關鍵,某些食物能幫助消炎,加快復原速度。

哪些食物有助消炎?

維他命C是修復牙齦組織的關鍵營養素,多吃橙子、奇異果、芭樂;含鋅與抗氧化成分的堅果、魚類、菠菜也很不錯。可以選擇清淡、柔軟、富含營養的食物幫助牙齦癒合。

牙齦不適時應避免什麼?

避免太硬太辣太燙的食物,例如炸雞、花生、麻辣鍋;甜點、含糖飲料、酒精與酸性食物也應少碰,這些會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讓炎症更難好轉。

常見牙齦腫消炎藥 推薦與使用注意

很多人想自行買藥解決,但其實不建議自己亂吃藥或亂擦 口內膏,因為牙齦發炎的成因不單一,用錯藥可能導致治療時機延誤。

使用抗生素時機?是否需要醫師處方?

只有當牙齦發炎合併明顯感染,如流膿、發燒、臉頰腫脹時,才會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一定要醫師處方,不可自行購買,以免抗藥性問題發生。

自行服藥的風險?何時該找專業牙醫?

亂吃止痛藥或抗生素,不但可能無效,還可能掩蓋病情。若腫脹持續兩天以上、咬東西痛、或已出現牙齒鬆動感,請立刻就醫檢查,讓專業牙醫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常見問題

牙齦腫一塊肉代表什麼?

這通常是慢性發炎引起的牙齦增生,也可能是牙周膿瘍、囊腫或智齒發炎。看起來像「多出來一塊肉」,但其實可能是膿包或增生組織,需要牙醫進一步判斷。

牙齦發炎會自己好嗎

輕微發炎如果透過加強清潔與改善飲食,有機會自己好。但若症狀持續、越來越痛、反覆發作,代表已經無法自癒,一定要盡快就醫。

有牙齦發炎體質該注意哪些生活習慣?

除了維持清潔,更要注意作息規律、少吃糖、戒菸、多攝取維他命與水分。如果本身免疫力偏弱、常發炎的人,更應該養成定期洗牙與回診的習慣。

總結

牙齦發炎不是小事,從 牙齦出血到牙齒鬆動,每一個症狀都是警訊。只要平常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注意飲食,並定期找牙醫檢查,其實可以大幅降低發炎機率。如果你已經出現紅腫、流血、或腫痛的情況,請盡早處理,別等到痛到無法咬東西才後悔。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

彤心牙科診所

Blog

牙科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