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也 稱為齲齒,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基本上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蛀牙可大可小,最嚴重可能要進行杜牙根或剝牙,唔想咁樣?立即了解最常見的3個蛀牙原因好好預防吧!
為什麼會蛀 牙?3個常見 齲齒/蛀牙的原因
蛀牙雖然令人害怕,但也不是一兩天就會形成,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惡化到牙本質或牙髓壞死的地步。想要有效預防和治療蛀牙,就要先了解蛀牙為什麼形成。
牙齒清潔不徹底
牙齒清潔不徹底是導致蛀牙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當我們疏於口腔清潔時,牙菌斑就會在牙齒表面積累。這層薄薄的、黏稠的生物膜中含有大量細菌,這些細菌會附著在牙齒表面,造成牙齒去礦化與再礦化的平衡被破壞,就 會形成蛀牙。
攝入過多零食、含糖飲料
糖分是導致蛀牙的主要罪魁禍首之一。當我們攝入含糖的食物或飲料時,口腔中的細菌會分解食物,產生酸性物質。長時間的酸與牙齒接觸後,會進入琺瑯質的細微孔洞中,讓鈣質被溶解出來而形成蛀牙。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會低估某些看似健康的食品中的糖分含量,一些水果汁和運動飲料雖然被認為是健康的選擇,但實際上可能含有大量添加糖。
控制糖分攝入不只是減少明顯的甜食,還包括注意隱藏在日常飲食中的糖分。
其他健康問題
某些健康因素容易被人們忽視,但實際上卻有著相當的影響。
唾液在保護牙齒健康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它能夠幫助清除食物殘渣和細菌,降低口腔中的細菌濃度。唾液分泌不足會加快牙菌斑的聚集,容易造成蛀牙。
長期的胃食道逆流或容易嘔吐,會使牙齒常接觸胃酸,這些酸性物質都會加速侵蝕琺瑯質。
如何判斷你是不是容易蛀牙體質?
每個人的蛀牙風險其實都不一樣,有些人似乎特別容易蛀牙。其實我們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去評估一下自己是否容易蛀牙的體質:
牙齒結構
每個人的牙齒結構都有細微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會影響牙齒抵抗蛀牙的能力。如果有以下狀況,代表你蛀牙的機會可能會比別人高。
- 琺瑯質較薄:琺瑯質是牙齒最外層的硬組織,它是抵禦蛀牙的第一道防線。如果你的琺瑯質較薄或密度較低,就可能更容易受到酸性物質的侵蝕。
- 牙齒的形狀和排列:牙齒有較深的凹陷或溝壑容易積累食物殘渣和細菌。排列不整齊也會造成一些難以清潔的死角,成為蛀牙高風險區域。
潔牙習慣
即使你的牙齒結構相對較好,但如果潔牙習慣不佳,還是可能面臨較高的蛀牙風險。
- 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頻率(每天早晚兩次)和時長(每次不少於兩分鐘)是否足夠。
- 清潔工具的使用:牙線或牙間刷可以清潔牙刷難以觸及的區域。含氟牙膏和定期使用漱口水能增強牙齒的抗蛀能力。
可以觀察刷牙後舌頭是否感覺光滑清爽、是否經常出現口臭、牙齦是否健康無出血現象等,來判斷自己的清潔是否充分。如果這些方面存在問題,可能代表你的清潔習慣還需要改進。
飲食偏好
對於經常吃糖果餅乾或喝含糖飲料的人 來說,蛀牙的機率也有可能比一般人高。
- 喜愛甜食:糖分是細菌的主要食物來源,除了明顯的甜食外,一些看似健康的食品也可能含有大量隱藏糖分。
- 食用頻率:頻繁地攝入含糖食物或飲料,即使總量不多,也會持續刺激口腔細菌產生酸性物質,增加蛀牙風險。
身體狀況
某些健康問題或生理狀態可能會讓你增加蛀牙的風險。你可以藉由是否經常感到口乾、是否有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是否有慢性疾病史等,來評估自己是否屬於易蛀牙的體質。
- 唾液分泌減少: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或某些藥物的副作用都可能導致唾液分泌減少。
- 口腔長處於酸性環境:酸性環境不是我們口腔的常態。但孕期的荷爾蒙變化或孕吐、胃食道逆流、減重催吐,這些胃酸會容易讓口腔內的環境處於酸性。
如何預防蛀牙,降低蛀牙的風險?
輕微的蛀牙可能會讓你在吃冷熱食物時感覺牙齒敏感或引起牙痛,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需要根管治療或拔除牙齒。那該如何預防蛀牙呢?做好以下這些預防措施都可以有效降低蛀牙風險。
均衡飲食
預防蛀牙的第一步從飲食開始,我們應該限制糖分和澱粉的攝入,因為這些食物是口腔細菌的主要來源。
為了減少因糖分攝入而引起的蛀牙風險,我們可以少吃含糖食品和飲料,以低糖或無糖替代,並在飯後刷牙或漱口。
避免頻繁進食,適當的讓牙齒休息,因為唾液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中和口腔酸性。如果確實需要吃零食,可以選擇一些對牙齒友好的食物,如無糖口香糖或乳酪等。
富含纖維的堅硬蔬果,如蘋果和胡蘿蔔,可以刺激口水分泌,自然清潔牙齒表面。富含鈣質和磷的食物有助於強化牙齒結構,如乳製品、堅果和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以促進牙齦健康,如柑橘類水果。
家長也要多留意小朋友的飲食習慣,不要覺得乳牙會換新牙,所以蛀牙沒關係,它也是幫助恆齒發展很重要的一部分。
口腔衛生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避免因清潔不徹底而引起的蛀牙。
選擇一把軟毛牙刷,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時間不少於兩分鐘。使用含氟牙膏,因為氟 化物可以增強牙齒的抗酸能力。刷牙時,要注意刷牙的技巧,確保清潔到每顆牙齒的各個表面,包括難以觸及的後牙區域。
除了刷牙,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 牙縫同樣重要,建議每天至少一次。這些工具可以清除牙刷無法觸及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有效預防牙齦疾病和蛀牙。
選擇含氟或抗菌的漱口水,可以進一步減少口腔細菌,增強牙齒的抗蛀能力,作為口腔清潔的補充。
矯正齒列不正
牙齒排列不正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增加蛀牙風險。擁擠或錯位的牙齒容易形成一些難以清潔的死角,成為細菌滋生和食物殘渣的溫床。
現代牙科技術提供了多種矯正選擇,從傳統的金屬牙套到隱形牙套,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和喜好選擇。矯正不僅可以改善牙齒排列,還能優化咬合關係,使清潔牙齒變得更容易、更有效。
進行牙齒矯正還是要記得保持良好的潔牙習慣,因為矯正器可能會增加食物殘渣和細菌積累的機會,需要更細心和頻繁的清潔。
例行牙科檢查
即使認為自己口腔狀況良好,也應該每六個月進行一次專業的口腔檢查和清潔。定期檢查牙齒可以幫助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在蛀牙形成前採取預防措施。
專業洗牙可以去除日常刷牙難以清除的牙結石和牙菌斑,降低蛀牙和牙周疾病的風險。牙醫師也可以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包括X光檢查,以發現早期的蛀牙跡象。及 時治療可以避免更嚴重的口腔問題,節省未來可能的高額治療費用。
總結
蛀牙原因症狀有很多種,不過預防勝於治療,投資口腔健康不僅可以讓你擁有自信迷人的笑容,還能為整體健康帶來長期的益處。為自己的牙齒健康負責,就不會有蛀牙的困擾發生!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