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的牙齒好像缺了一塊!怎麼辦?」,遇上牙齒裂 開的問題 先不要慌張,本文詳解 牙裂原因、症狀及治療方式,帶你了解何時需要拔牙、補牙、植牙或根管治療!
牙裂(崩牙)
牙齒破裂指的是牙齒出現裂紋,這些裂紋可能從琺瑯質表面延伸至牙本質,甚至影響到牙髓。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下顎大臼齒和上顎小臼齒。
「牙齒崩掉一小塊」是屬於牙裂嗎?
「牙齒崩掉一小塊」是否屬於牙裂,取決於裂痕的深度和範圍。如果只是琺瑯質的表面裂紋,通常影響不大,但若裂痕深入牙本質甚至接近牙神經,就可能出現痛楚甚至更嚴重的問題。
裂齒症
當牙齒受到過度集中的壓力時會在表面產生細小裂痕,這種情況稱為裂齒。
如果裂紋持續往牙髓腔擴展,可能會引發牙髓炎,導致咀嚼時疼痛、對冷熱特別敏感等症狀,這種情況稱為裂齒症候群。裂齒症最常發生在後牙區,特別是臼齒,因為這些牙齒長期承受較大的咬合力 道。
牙齒斷裂的五大分類
裂紋 Craze lines
這是最輕微的牙裂類型,指的是琺瑯質表面出現細小裂紋。通常沒有症狀,也不影響日常進食,不需要特別治療,但仍需定期觀察以免加深。
咬頭斷裂 Fractured cusp
這類裂痕發生在牙齒的咬合面,通常會影響補過牙的部分。雖然有時不會產生明顯不適,但在咀嚼時可能會感到敏感或痛楚。如果裂痕沒有影響牙髓,可透過補牙或牙冠修復;但若已影響牙神經,可能就需要進行根管治療。
裂齒 Cracked tooth
當裂紋延伸到牙根時,就屬於裂齒。初期可能沒有不適,但隨著裂縫擴大,吃東西時 牙齒可能出現疼痛或敏感。輕微的裂齒可透過牙冠保護,但如果影響到牙髓,就需要進行根管治療,嚴重時甚至可能需剝牙。
劈裂 Split tooth
牙齒縱向完全裂開,通常是裂齒沒有及時治療而惡化的結果。裂開的牙齒會導致明顯的疼痛,影響進食。劈裂的牙齒大多數要拔掉,但在某些特殊狀況下,還是有機會透過杜牙根保留部分牙齒。
垂直牙根斷裂 Vertical root fracture
這類裂痕出現在牙根,常見於曾接受過根管治療的牙齒。患者有可能在咬合時感到疼痛,甚至伴隨牙齦腫脹,嚴重時會導致牙髓壞死。由於牙根裂縫不易修復,多數情況下需要將牙根拔除,但某些情況下可以透過根尖切除術保留部分牙齒。
為什麼會 牙齒裂開?3大 
齒裂是牙科門診很常出現的問題,從輕微的牙齒裂痕到整顆牙齒裂成兩半都有。而牙裂的主要原因可歸類為以下3大類:
外部因素
外力撞擊、咬硬物等外部因素會讓牙齒承受過度壓力,導致牙齒結構受損甚至斷裂。例如摔倒、車禍、或是咬到 碎骨、冰塊等堅硬物質,都可能讓牙齒出現裂痕。
口腔習慣
夜間磨牙、快速進食、長期單邊咀嚼等不良習慣,都會造成牙齒長時間承受不平均的壓力,提高 牙齒斷 裂的風險。
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增長,牙齒的鈣化程度增加,彈性降低,琺瑯質和牙本質也會逐漸變得脆弱。
多年使用下來,牙齒的結構可能會因累積的微小損傷而產生裂痕,特別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影響。
牙裂症狀有哪些?牙裂會自己好嗎?
輕微牙裂在臨床上有時不容易診斷,因為牙齒咬合面本來就有許多紋路,容易與後天產生的裂痕混淆,且目前的顯微鏡和 X 光設備也不一定能看到微小的裂痕。
牙裂不會自行癒合。因為牙齒不像骨頭具有自我修復能力,一旦產生裂縫,就可能會逐漸擴大,特別是在持續咀嚼或受到外力影響時。
因此一旦發現以下症狀時建議盡快就醫,透過適當的治療方式防止惡化。
牙齒敏感、疼痛
當牙裂導致牙本質暴露時,牙齒對冷、熱、酸、甜等刺激變得敏感,咬合時會出現酸痛感。但如果裂縫繼續擴大,很有可能發展成長時間的疼痛,即使不咬東西也會感到不適。
牙齦腫脹
裂縫可能影響牙齦周圍組織,引發發炎,導致牙齦腫脹或不適,這種症狀容易與蛀牙、牙周病混淆。
牙髓發炎、壞死
當裂縫延伸到牙本質或牙神經時,可能會引發敏感、疼痛,甚至進一步惡化成牙髓發炎或壞死,引發劇痛,影響整體口腔健康。
牙根尖周圍發炎
如果裂縫影響到牙根,可能會導致牙根尖 周圍炎,讓患者在吃東西時容易感到牙齒無力、酸痛,甚至產生膿腫。
常見牙裂治療方式
根據斷裂的位置不同,會有不同的療程選擇。牙齒裂痕愈往下,保留牙齒的機會愈低,且感染的風險會愈來愈高。
以下列出幾種常見的不同治療方式:
補牙
如果牙裂程度僅限於琺瑯質,補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可填補裂縫,使牙齒恢復形狀與功能。
牙貼片
對於前牙或美觀區域的小範圍裂縫修復,可以選擇全瓷材質的牙貼片或 3D齒雕(陶瓷嵌體)來修復,不僅美觀度高,還具有高強度、耐用的特性。
根管治療
當裂縫影響到牙神經,甚至出現發炎或壞死時,需要進行根管治療,以清除感染,並透過配戴牙冠(牙套)保護剩餘牙齒,防止進一步裂開。
拔牙後植牙
如果裂縫已延伸至牙根,導致齒質缺損過大,則可能需要拔牙,以防感染擴散。拔除牙齒後可選擇進行植牙、牙橋或假牙來重建牙齒的咬合功能。
總結
如果發現自己有牙裂症狀時,應該儘早就醫,透過專業診斷找出問題,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定期的牙科檢查也很重要,牙醫師能及早發現並處理問題,避免惡化造成牙齒更嚴重的傷害,幫助你維持口腔健康。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