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骹痛怎麼辦?牙醫話你知 顳顎關節疼痛、牙骹移位的6大成因及治療方法

3 月 13, 2025 | 一般牙科

牙骹痛怎麼辦?

牙骹痛不只是熱氣!患者除了感到酸痛外還有可能影響牙骹正常活動,本文為你講解顳顎關節疼痛的成因及治療方法,舒緩牙骹痛、牙骹移位和發炎問題。

什麼是牙骹痛?

牙骹痛,正式學名稱為「顳下頜關節綜合症」(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指的是咀嚼系統中任何部分出現問題時導致的痛楚。

人體的咀嚼系統包括牙齒、 咀嚼肌 及顳下顎關節。當這些部位如咀嚼肌痙攣或顳下頜關節受壓和損傷時,便容易引起牙骹痛。這種感覺通常在開口閉口、咀嚼說話時特別明顯,嚴重時可能還會造成顳顎關節症候群,引發耳痛、頭痛、牙痛及面部和頸部的疼痛。

什麼是牙骹痛?

顳 顎關節疼痛

顳顎關節疼痛的病因主要分為肌肉問題和關節問題 兩大類:

肌肉問題

80%-90%患者的 牙骹痛 是由肌肉問題引起的,這類問題通常與過量使用有關。例如磨牙、咬緊牙關或經常咀嚼硬食物(如香口膠和魷魚絲)等行為,會導致相關肌肉痠軟甚至發炎疼痛。

關節問題

關節問題則可能是由於顳顎關節內的軟骨移位造成的。這種情況會造成張口時出現疼痛和異常聲音,影響日常生活。

牙骹痛症狀

牙骹痛症狀

牙骹移位

牙骹移位指的是下顎偏離正常位置,可能產生前後或左右的偏移。這不僅影響顎骨和口腔,還可能延伸至 頭部、肩膀、背部、腰部甚至全身,可能對精神狀態造成影響。

牙骹有聲(發出「咯咯」聲)

偏移的顳顎關節使肌肉和關節長期緊繃,導致下巴不斷往頭骨方向收縮,牙骹關節慢慢地被卡死,變得越來越難活動。讓口部在開合、打呵欠、吞嚥時會發出「咯咯」聲,並可能伴隨嘴巴無法張開或順利咀嚼的情況。

頭暈和耳嗚

由於顳顎關節與耳道相近,且由三叉神經支配,約有六到七成的顳顎關節障礙患者會出現頭暈、耳 痛及 耳鳴等症狀。這是因為顳顎關節與耳部構造僅由一層薄膜隔開,當顳顎關節出現問題時,便會影響到耳部,引發相關症狀。

為什麼會牙骹痛?

牙骹位於臉部兩側、耳朵前方,而牙骹痛是發生在顳顎關節及面部咀嚼肌的疼痛和功能異常症狀,以下看看幾個常見成因:

為什麼會牙骹痛?

口腔功能障礙

習慣性咀嚼口香糖、磨牙或牙齒緊咬等行為不僅使肌肉疲乏,還容易造成顳顎相關肌肉的功能失調。導致顳顎關節頭重新塑形或關節軟骨退化,引發顳顎關節炎。

咬合問題

咬合不正、假牙設計不當、顏面骨歪斜、缺牙過多或牙齒補得過高等因素,都可能是感到牙骹痛的潛在原因。這些咬合問題會迫使下顎在非自然的位置運動,增加關節和肌肉的壓力,導致疼痛和不適。

精神壓力

個人性格和體質(如容易緊張、焦慮、易怒或求好心切)也可能增加牙骹痛的風險。壓力及其他精神性因素容易引起顳顎相關肌肉的激活和疲乏,甚至可能導致痙攣。

這些心理壓力會使人不自覺地緊咬牙齒或磨牙,進一步加重咬合不和諧的問題。

不良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作息不正常、睡眠品質差、偏好使用單邊牙齒咀嚼,以及長期不良的頭頸部姿勢,都有較高的機會造成口腔肌肉勞損,導致頸部和肩部肌肉的緊張,影響顳顎關節的健康。

外力傷害

頭頸部的撞擊性外傷是顳顎關節症候群的主要原因之一。外力的直接衝擊可能導致關節移位或損傷,引發持續的疼痛和功能障礙。

如何治療牙骹痛?

保持放鬆的心情和適當的休息,不僅能緩解牙骹痛的症狀,還能預防未來的疼痛發作。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及早尋求專業牙醫的評估,並接受適當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

以下是一些常見且有效的相關治療方式:

如何治療牙骹痛?

物理治療

對於急性疼痛,冰敷有助於減緩減輕腫脹和不適;而 熱敷可增加血液循環,幫助放鬆下巴肌肉。

物理治療包括超聲波治療、面部肌肉按摩及及針灸療法等技術,也可以幫助緊繃的肌肉放鬆並促進關節的健康運作,使牙骹恢復原位。

口部運動與藥物治療

特定的口部運動有助於肌肉強化並改善功能,提高肌肉的彈性和耐力,減少疼痛的發生。

藥物治療 方面,非類固醇消炎藥、止痛藥 或肌肉鬆弛劑可用於緩解症狀,有效減少炎症並放鬆肌肉。

使用牙套與飲食調整

睡覺時佩戴牙套有助於防止磨牙行為,可以有效緩和肌肉的緊張和壓力。

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取軟食,避免進食需要大力咀嚼的食物,如堅硬的肉類或堅果,以減輕患處的負擔。

顳下頜關節沖洗術

顳下顎關節沖洗術是一種微創手術,主要用於以上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手術目的是通過沖洗關節腔來去除發炎物質和纖維組織,減輕疼痛和改善功能。手術過程如下:

  1. 麻醉:手術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
  2. 穿刺:醫生會在顳下顎關節區域進行小切口,然後插入細長的針頭或內視鏡。
  3. 沖洗:通過針頭灌入生理鹽水清洗關節腔,往內注入透明質酸潤滑關節,以去除炎症及纖維組織。

常見問題

單邊牙骹痛、突然牙骹痛該怎麼辦?

若出現單邊或突然的牙骹痛,通常會由保守治療開始,例如牙骹痛消炎藥、物理治療、進食柔軟食物等。

但若症狀未改善,就要立即尋求牙醫或專科醫生的診斷。這些症狀可能暗示著潛在的顳顎關節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

牙骹痛看什麼醫生?

牙骹痛可能涉及牙科、耳鼻喉科、身心科、中醫等多個領域,不過通常由牙科醫生處理。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口腔顎面外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協助。

牙骹痛會自己好嗎?

牙骹痛有時可能會自行緩解,特別是如果是由於壓力或輕微的肌肉緊張所引起。但如果疼痛持續或加重,建議立即尋求專業醫療意見,以避免長期的健康問題。

總結

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過度使用顳下顎關節是預防牙骹痛的重要措施。一旦發現任何牙骹痛的症狀,建議及早尋求牙醫評估,做詳細的檢查,讓醫師給予適切的治療和建議。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

彤心牙科診所

Blog

牙科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