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蜂窩性組織炎會自己好嗎?紅腫、發炎等症狀代表身體正受細菌侵入!牙醫今次就為您解析 牙齒蜂窩性組織炎康復時間及護理注意事項,及早就醫,避免感染擴大,影響傷口癒合!
什麼是蜂窩性組織炎?
所謂的蜂窩組織是位在皮下脂肪層的鬆 軟組織。而蜂窩性組織炎是一種急性細菌入侵,最常見的就是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發作時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現象。
這種疾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它的擴散速度快,潛在風險大。
感染若是源自牙齒,就有可能從牙齦擴散到臉頰、下巴甚至頸部,嚴重時甚至可能會影響呼吸。尤其牙齒蜂窩性組織炎常被病患忽略成只是「嚴重一點的牙痛」,等到臉腫、發燒才驚覺不對勁,但這時往往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牙齒蜂窩性組織炎會自己好嗎?
不會,需透過抗生素治療
很多人對蜂窩性組織炎的第一個反應是:「是不是休息幾天,吃點止痛藥就會好?」
但事實是——不會。
牙齒蜂窩性組織炎是源自牙齒或牙齦感染的深層細菌感染,這類感染會從牙根或牙周組織一路蔓延到臉頰、下顎,甚至延伸至頸部。單靠身體的免疫力並不足以清除病菌,必須依靠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才能控制病情、緩解紅腫與疼痛。
延遲就醫恐造成併發症
如果因為輕忽牙痛、臉腫等症狀而延遲就醫,不但感染會惡化,還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例如膿瘍、壞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敗血症,嚴重時甚至可能影響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難或休克,危及生命。
尤其是牙齒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感染位置接近氣管與血管,傳播速度快,千萬不能抱持「撐一下就好」的僥倖心態。
常見牙齒蜂窩性組織炎症狀
蜂窩性組織炎在牙齒發作時,症狀通常會從口腔開始,接著擴散至臉部,整體來說會有以下幾種明顯表現:
牙齦紅腫、化膿
牙齦會出現紅腫現象,有時還會伴隨化膿,讓牙齒周圍感到強烈疼痛。
這些初期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單純牙周炎或蛀牙發炎,但若不處理,感染可能持續擴散。
臉部發熱、有硬塊感
慢慢的臉部會感到腫脹發熱,甚至出現硬塊感。這代表感染已蔓延到皮下組織,皮膚會變得緊繃、疼痛,一摸就覺得有一塊硬硬的東西卡在臉頰裡。
發燒
發燒是常見的全身性反應。尤其若體溫超過38度、感到虛弱倦怠,這時就必須特別小心,因為代表身體正在和感染強烈對抗。
張口、吞嚥困難,影響呼吸
後期還可能出現張口困難、吞嚥困難,甚至影響呼吸的情況,這些都是蜂窩性組織炎已經侵犯到咽喉、下顎、氣管周圍組織的警訊,一旦出現,一定要立刻前往治療。
蜂窩性組織炎多久會好?3大影響康復時間因素
許多人在接受治療後會關心:「到底多久才會好?」其實這沒有標準答案,因為蜂窩性組織炎的康復速度會受到幾個因素影響。
嚴重程度
若病情是早期,僅局部輕微紅腫發炎,醫生通常會開立口服抗生素,大約7至10天內會明顯好轉。
如果已擴散到頸部或出現膿瘍、全身發燒 則需要住院治療,靜脈注射抗生素,甚至進行手術處置,移除感染源及壞死組織,時間就可能延長至2至3週以上。
是否及時治療
這點非常關鍵。蜂 窩性組織炎的細菌繁殖速度非常快,若能在症狀初期就治療,效果會明顯好很多。
拖延時間越久,治療時間也就越長,併發症風險也會提高。
個人體質與免疫力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免疫力好、身體恢復力強,痊癒速度就比較快。
但如果有慢性 病史、血液循環較差或是糖尿病患者,康復時間就會拉長,感染也較容易反覆發作。
照護注意事項
即使治療期間情況好轉,也不能掉以輕心。要讓蜂窩性組織炎真正康復,還需要日常生活的配合與照護。
良好的口腔衛生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每天刷牙、使用牙線、定期洗牙,避免細菌在牙齦累積。
及時治療牙齒問題
及時處理牙齒問題也很重要。有牙痛、牙齦腫脹、蛀牙等情況時,請不要拖延,盡快就醫診斷與治療。
注意身體免疫力
維持良好的免疫系統,飲食均衡、睡眠充足、適度運動,讓身體有足夠能量對抗感染。
避免不良習慣
避免抽菸、過量飲酒、熬夜等不良習慣,因為這些行為都會削弱免疫系統、增加復發風險。
常見問題
蜂窩組織炎要看哪一科?
若是因牙齒問題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應先掛牙科或口腔外科。醫生會先確認感染範圍,必要時轉診至耳鼻喉科或感染科。
若伴隨高燒、呼吸困難,建議直接至急診處理,確保不會延誤病情。
蜂窩組織如何判斷傷口發炎?
可以牙齒或牙齦周圍觀察是否出現紅腫、熱、痛的情況,若患部周圍若出現硬塊、膿包、下顎腫脹變形或劇烈疼痛,甚至延伸到周圍皮膚變色或皮膚裂開滲液,都是發炎感染的警訊,務必及時就醫。
總結
牙齒蜂窩性組織炎絕對不是能拖著不管的小毛病,它的擴散速度快、併發症多,錯過黃金治療期很可能演變成大問題。配合抗生素治療、注意生活習慣,才能真正縮短康復時間、避免復發,守住健康。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