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至日 10 : 00am – 20 : 00 pm (公眾假期照常營業)

星期一至日 10 : 00am – 20 : 00 pm (公眾假期照常營業)

嘴巴咀嚼、咬合時會痛怎麼辦?下顎痛 要看哪科?一文解析顳顎關節症候群症狀、成因及舒緩方法

Jun 20, 2025 | 一般牙科

嘴巴咬合時會痛怎麼辦?下顎痛要看哪科?

嘴巴咬合、咀嚼會痛怎麼辦?小心可能是顳顎關節症候群!一文解析下顎痛成因、症狀,以及顳顎關節炎 要看哪一科、如何自我診斷,幫你找出正確就診方向,緩解不適。

嘴巴痛、下顎痛是怎麼回事?先了解顳顎關節(TMJ)

有時候咬東西覺得下巴痛,打哈欠嘴巴張不太開,或是吃東西時下顎會發出喀喀聲,這些情況你遇過嗎?

其實這些都可能和一個常見但常被忽略的問題有關,那就是顳顎關節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簡稱 TMD)。

顳顎關節症候群

顳顎關節(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俗稱下巴關節)是連接頭骨與下巴的重要關節,由肌肉、韌帶、椎間盤和骨骼組成的複雜系統,幫助我們張開、閉合、咀嚼、說話。

當這個關節出了問題,就可能出現疼痛、卡住、關節聲響、甚至整張臉都不舒服的情況。這種不適不僅侷限在下顎,還可能擴散到耳朵、臉頰甚至太陽穴附近,讓人非常困擾。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常見症狀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表現方式其實很多,最常見的除了下巴附近會痛之外,還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

  • 嘴巴張不開,或開口會卡住
  • 咬東西會痛,有時候一邊咬比較痛
  • 嘴巴附近的 顳顎關節會發出「喀」或「啪」的聲音
  • 臉頰、耳朵附近甚至太陽穴感到痠痛或緊繃
  • 伴隨頭痛、脖子僵硬、肩 頸痠痛等症狀

有些人會誤以為是單純的牙齒痛,結果看牙醫後發現牙齒沒問題,其實問題根本是在顳顎關節上。

下巴痛、臉頰靠近耳朵痛可能是顳顎關節炎?

如果你在咬東西或講話時覺得臉頰靠近耳朵的地方一陣刺痛、腫脹、甚至有點發燙感,有可能就是顳顎關節發炎了。

這種發炎有時是因為長期咬合不正、壓力過大,甚至習慣性磨牙或咬緊牙關導致的慢性損傷,也可能因為突然的外力或張口過度引起急性發炎。

顳顎關節發炎有什麼症狀?

顳顎關節發炎時,關節囊內部會產生輕微積液或腫脹,導致活動困難與疼痛。有些人會以為是耳朵發炎,事實上關節與耳朵距離非常近,痛起來真的很難分辨。

耳朵痛不一定是中耳炎,也有可能是顳顎關節的問題。如果耳朵痛但聽力沒問題、沒有發燒或流膿現象,又在咬東西時特別明顯,那就比較可能是關節問題,而不是耳朵本身生病。

不過如果不確定,還是建議給專業醫師檢查一下,避免誤診。

顳顎關節症候群會自己好嗎?相關症狀與成因

很多人會問:「顳顎關節症候群會自己好嗎?」其實它的恢復情況跟病因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

輕微的症狀,有時靠著休息、熱敷、改變咀嚼習慣是有機會慢慢改善的。但如果持續一段時間還沒好,或病症反覆發作,就不能再拖了。

輕微情況是否能自行緩解

若只是偶爾出現輕微的不適,例如早上起床時覺得下顎有點緊,但活動一下就好了,這類情況可能只是短暫性肌肉緊繃,通常可以透過放鬆練習或避免硬食來緩解。

需要專業治療的警訊

但如果出現以下狀況,就建議不要等了,直接詢問牙科或專科醫師的協助:

  • 咬東西一直感到疼痛
  • 嘴巴張不太開或卡住
  • 疼痛持續超過兩週
  • 影響吃飯、說話甚至睡眠

如果一直放著不理,不但會讓關節越來越僵硬,甚至連下顎骨頭都磨損,可能導致永久性關節退化。

更慘的是,咬合失衡還可能影響整體臉型與牙齒排列,讓後續治療更麻煩。

下顎痛的其他原因有哪些?

雖然顳顎關節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實下顎痛也可能和其他問題有關:

下顎痛的原因

牙齒問題(智慧齒、蛀牙、咬合異常)

智慧齒阻生、蛀牙太深、或是上下咬合不正,這些也可能讓下頜出現不對稱壓力而產生疼痛感。這類問題通常可以透過斷層掃描(CT )與X光檢查找出來。

外傷、習慣性咬緊

曾經跌倒撞到下巴、車禍後遺症,或是長期壓力大導致的磨牙症、咬緊牙關,這些都會讓下顎肌肉過度使用,引發疼痛。

偏側咀嚼、睡姿影響

有些人習慣只用一邊咬東西,或是習慣側睡壓到下巴,這些生活習慣久了也會讓下顎兩邊受力不均,引起不適。

單邊下顎痛 vs 雙側下顎痛有什麼分別?

單邊痛通常是咀嚼習慣不平衡、牙齒問題、或是單 一側關節發炎導致的。雙側痛比較常見於整體性的關節炎、夜間磨牙習慣或是下顎咬合不正造成的肌肉疲勞。

如果只是偶爾酸痛、可以正常吃東西,那可能只是暫時性問題。但若痛感持續,造成吃東西不便、影響閉合時,就建議盡快就醫。

下顎痛要看哪科?

導致顳顎關節疼痛的原因可能涉及耳鼻喉科、身心科、牙科、中醫等領域,很多人都會卡在這一步,不知道該看哪一科。其實你可以這樣判斷:

如果你覺得咬合怪怪的、嘴巴打不開、咬東西會痛,這些通常跟下頜關節有關,建議先找牙科。而如果耳朵有流膿、發燒、聽力變差,那比較像是耳鼻喉科的範圍。

顳顎關節問題建議由專科牙醫 診斷

並不是每家牙科都有處理 TMJ 的經驗,建議尋找有經驗的專科牙醫,甚至是口腔顎面外科或復健牙科會更準確。

如何舒緩顳顎關節不適與下顎痛?

如何舒緩顳顎關節不適與下顎痛?

居家可做的自我照護

最基本的就是冰敷、熱敷,可以用冰敷袋或熱毛巾敷在兩側下顎關節的位置,大約敷十分鐘,有助於局部放鬆、緩解肌肉疼痛。

如果覺得關節有點卡卡的,也可以練習慢慢張嘴的動作,不用太用力拉開,只要輕鬆、溫和地張口幾次,讓關節習慣這樣的活動幅度就好。

從飲食到姿勢,這些生活習慣要改

避免平常不經意的壞習慣,像是咬指甲、咬吸管、嚼香口膠這些,其實都會讓下顎長時間處在緊繃狀態。單邊咀嚼、低頭滑手機過久的姿勢,也都可能連帶影響,久了就會加劇 顳顎關節疼痛和發炎的情形。

飲食方面像是牛肉乾、花生糖這種堅硬、黏牙的食物,就先暫時少吃,減少關節的負擔。

專業醫療介入

醫生可能會提供消炎止痛藥配戴咬合板、進行牙齒矯正,或透過物理治療如超聲波、按摩等療法,幫助放鬆肌肉與改善關節活動度。

以中醫治療方式來看的話,常會用針灸或按摩頭面部的頭維、下關、頰車,或手部的合谷等穴位,達到疏經通絡、緩解 顳顎關節障礙的效果。

總結

下顎痛不是小事,尤其當它影響到我們的吃飯、說話甚至睡眠時,就更不能忽略。顳顎關節症候群雖然常見,但只要及早發現、適當治療,其實都能改善得很好。別再忽略嘴巴傳來的警訊了,疼痛不是常態,而是身體在提醒你「該處理了!」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

彤心牙科診所

Blog

牙科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