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不正包含暴牙、戽斗、開咬等5大類型,成因可能是遺傳或習慣,會影響口腔健康與臉型,可透過牙齒矯正或正顎手術改善。
咬合不正是什麼?
咬合不正簡單來說就是牙齒沒辦法好好對齊,或上下排牙齒沒辦法「好好合作」。主要可從兩方面來看:
牙齒排列不整齊
指的是牙齒歪七扭八、東倒西歪、交錯重疊在一起,或是牙縫很大等等,肉眼就能看出來的問題。
上下顎咬合關係不正確
正常情況是上排牙齒會稍微蓋住下排牙齒,且牙齒的中線對齊,但咬合不正會讓你嘴巴閉起來時,上排牙齒和下排牙齒沒有辦法正確地對在一起,或是牙齒咬合的位置偏差,容易咬到臉頰內側或舌頭。
你的牙齒屬於正常咬合嗎?如何診斷?
想知道自己的牙齒是不是屬於正常咬合,可從幾個簡單的面向來判斷,當然最準確的方法還是要找專業醫生評估。
什麼是牙齒正確咬合位置?正常牙齒咬合側面長怎樣?
理想的「牙齒正確咬合位置」通常是指:上下排臼齒彼此吻合對齊;上排牙齒 剛好覆蓋下排牙齒大約三分之一左右;每顆牙齒都有足夠的空間、排列不會太鬆太擠。
牙醫怎麼確認?專業診斷靠這些
- 定期牙齒檢查: 醫生會仔細檢查你的牙齒排列、上下顎關係及口腔健康狀況。
- 3D 口腔掃描: 這項技術可以快速且精準地取得你口腔內部的3D影像,建立虛擬牙齒模型,讓醫師能更全面地評估。
- 照X光: 透過X光片能看到牙齒底下的牙根、骨骼結構,甚至是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問題。
齒列不齊5大類型:你中了哪一種?
哨牙(暴牙)
上排門牙或上顎骨太過突出,導致上唇可能無法自然閉合,從側面看時,上排牙齒明顯比下排牙齒更往前。
倒及牙(戽斗)
跟哨牙相反,這是指下排牙齒或下顎骨太過突出,導致下排牙齒蓋住上排牙齒,甚至整個下巴看起來比較長。
開咬、深咬、錯咬
開咬是當你閉上嘴巴時,前牙(或後牙)卻無法完全接觸到,中間留有空隙;深咬是指上排牙齒 覆蓋住下排牙齒的比例過多,甚至看不到下排牙齒;錯咬則是上下排牙齒在咬合時出現橫向的錯位,可能是一顆或多顆牙齒的錯位。
牙齒擁擠(虎牙)
當牙床空間不夠,牙齒就會互相擠壓,造成前後重疊、旋轉,形成牙齒擁擠。常見的「虎牙」就是一種牙齒擁擠的表現,因為缺乏空間而向外突出。
牙縫過大
這表示牙齒之間的間隔太大,有明顯的空隙,可能是牙齒尺寸較小,或是顎骨空間太大所造成。
造成咬合不正原因有哪些?
咬合不正其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有些是天生的,有些則是後天養成的習慣:
先天因素:基因遺傳,顎骨發育問題、唇顎裂等
如果你的家族成員有咬合不正的問題,那你也可能遺傳到類似的顎骨大小或形狀,導致牙齒的排列空間不足或上下顎不協調。另外,像唇顎裂這類先天性發育異常,也會嚴重影響口腔結構。
後天不良習慣:單側咀嚼、吸手指、咬指甲、口呼吸等
這些看似不經意的習慣,長期下來會對牙齒和顎骨造成不正常的壓力,例如:
- 單側咀嚼: 長期只用一邊吃飯,可能導致臉部發育不對稱。
- 吸奶嘴、手指、咬指甲、咬嘴唇、磨牙: 特別是小朋友,這些習慣會把牙齒往外推,造成暴牙或前牙開咬。
- 口呼吸: 長時間過敏或扁桃腺腫大等問題導致呼吸道阻塞,習慣用嘴巴呼吸,舌頭位置不正確,會影響牙齒發育和咬合。
乳牙過早或過晚脫落
乳牙的角色是幫恆牙「佔位子」,如果乳牙太早掉了,旁邊的牙齒可能會傾倒過來佔據空間,讓恆牙長不出來或長歪;反之,如果乳牙遲遲不掉也會阻礙恆牙正常萌發。
外力撞擊
臉部或牙齒受到外力撞擊,例如跌倒、車禍等,可能 會導致 牙齒移位或顎骨受損而影響咬合。
其他口腔問題
嚴重牙周病會讓牙齒周圍的骨頭流失,導致牙齒鬆動、移位;補牙填充物、牙冠或牙套的高度不合適;大範圍的蛀牙沒有及時處理,這些都會間接影響牙齒的咬合關係。
牙齒不整齊一定要矯正嗎?咬合不正會 帶來什麼麻煩?
很多人覺得牙齒不整齊只是不好看,但長期下來可能帶來許多健康上的麻煩:
口腔清潔困難
牙齒歪斜或擠在一起會產生許多死角,容易堆積細菌,刷牙和使用牙線都很難徹底清潔,增加口腔疾病的風險。
影響咀嚼功能
當上下排牙齒無法正常咬合時,咬合力會不平均,咀嚼食物變得不效率或無法完整磨碎,長期可能影響消化,甚至會造成腸胃負擔。
發音不清晰
某些咬合不正(如開咬、深咬)會影響舌頭或嘴唇的運動,導致說話漏風或發音不準,造成溝通上的困擾,甚至會引起心理障礙。
顳顎關節疼痛
不正常的咬合關係會讓顳顎關節承受過度壓力,可能導致關節發出聲響、疼痛、張口困難,甚至頭痛。
影響臉型與外貌
嚴重的咬合不正(哨牙、倒及牙)會明顯改變臉部的側面輪廓,影響自信心和社交。
其他潛在問題
咬合不正長期下來還可能導致牙齒異常磨損、牙齦萎縮,甚至引發口腔異味等問題。
視嚴重程度選擇適合的矯正方式
面對咬合不正,現在的牙科技術非常進步,醫師會根據你的狀況,評估不同的治療方式。
牙齒矯正
這是最常見的治療方式,透過矯正裝置施加輕微而持續的力量,慢慢將牙齒移動到正確位置。常見分為以下兩大類型:
- 傳統矯正: 最常見的方式,透過金屬或陶瓷材質的矯正器與矯正線調整牙齒。
- 隱形矯正: 使用一系列透明、可拆卸的牙套,達到隱形矯正的效果,美觀且方便清潔。
正顎手術
對於非常嚴重的骨性咬合不正(下顎骨特別突出或下巴後縮),單純的牙齒矯正可能無法達到理想效果。這時醫生可能會建議搭配正顎手術,透過手術重塑上下顎骨的位置,來改善咬合與臉型,通常會與牙齒矯正一起進行。
其他輔助治療:拔牙、補牙、陶瓷貼片
部分患者在矯正前或矯正期間可能會建議進行一些輔助治療,以創造更好的矯正條件。
當口腔空間嚴重不足時,可能需要拔牙(通常是小臼齒)來創造空間,讓其他牙齒能排列整齊。矯正前如果有蛀牙、牙周病,就需要先補牙或治療牙周問題,確保牙齒健康,避免矯正期間的困擾。
矯正結束後,如果牙齒的顏色、形狀不夠完美,或是牙齒本身有些微受損、排列仍有細微不齊,也可考慮使用陶瓷貼片來進一步改善牙齒的外觀。
矯正牙齒該注意什麼?
決定要矯正牙齒,除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還有一些注意事項能讓你的矯正之路更順利、效果更好。
矯正專科醫師 vs 一般牙醫 怎麼選?
矯正科專科醫師是經過牙醫系畢業後,再接受牙齒矯正的專門訓練並取得認證的醫師。比起一般牙醫,他們對牙齒移動、顎骨生長、以及複雜咬合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豐富的經驗。
矯正前諮詢先問清楚:時間、費用、流程
在決定開始矯正前,務必與醫師充分溝通,問清楚所有你關心的問題。
矯正時間要多久?矯正費用包含哪些?有沒有分期?矯正流程有哪些步驟?哪種矯正器最適合我?有什麼優缺點?要拔牙或其他治療嗎? 充分了解後才能做出最適合的決定。
矯正期間的飲食及清潔
矯正期間牙齒會變得比較敏感,而且矯正器容易卡食物殘渣。飲食方面要盡量避免過硬、過黏的食物,以免損壞矯正器或造成不適。清潔上可能需要學習特殊的刷牙技巧,搭配牙縫刷、牙線等工具,才能更徹底清潔牙齒。
矯正後維持也很重要
以為矯正器拆掉就一勞永逸了?小心牙齒有「跑回原位」的趨勢。這時務必按照醫師指示乖乖配戴固定器,才能讓矯正成果長久保持。
總結
咬合不正不僅影響外觀,更會對口腔健康和生活品質造成實際困擾。如果你發現自己有牙齒不整齊或咬合上的疑慮,別再猶豫了!勇敢踏出第一步,尋求專業牙醫的評估與建議,早日告別牙齒不整齊的煩惱,擁抱一個健康、自信、美麗的笑容!
延伸閱讀:箍牙全面睇: 牙齒矯正 適合情況、最佳時機及4大 牙箍 比較(附2025箍牙 價錢)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