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杜牙根就覺得驚?這是因為我們不了解杜牙根過程以及覺得根管治療會好痛!其實牙醫會進行局部麻醉,這次跟大家分享根管治療程序,幫助你減輕治療前的恐懼!
根管治療會痛嗎?最大的恐懼來自對過程的不了解
說到「根管治療」,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聽說很痛」,甚至一聽到「杜牙根」三個字,心裡就先緊張起來。
其實真正讓人害怕的,往往不是治療本身,而是對整個過程一知半解的焦慮感。如果你曾因為害怕疼痛而遲遲不敢看牙,那你一定要繼續看下去。
因為當你清楚了解每一個根管治療的步驟,就會發現其實它並沒那麼可怕,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幫你解除牙痛、保住牙齒的重要方法。
提前了解 杜牙根過程
第一步:了解牙髓發炎情況
進行根管治療的第一步,通常牙醫會透過X光或其他診斷方式,確認牙齒是否出現牙髓發炎、感染、壞死等情況。
這個階段很關鍵,因為只有當牙髓已經出現問題時,根管治療才是必要的處置方式。如果還在初期蛀牙階段,或許只要補牙就可以修復。
第二步:牙醫進行局部麻醉
很多人怕痛,但其實在開始處理前,牙科醫生都會先在牙齒附近施打局部麻醉,等麻醉起效後再進行後續步驟。
就像拔牙、補牙一樣,會有點酸酸脹脹的感覺,但不至於真的痛到受不了。其實大部分患者在這個階段後,都覺得比想像中輕鬆許多。
第三步:處理蛀牙部分,牙髓腔開擴
等麻醉藥起效後,醫生會開始處理 牙齒內部蛀牙的部分,並把牙齒表面打開,進入牙髓腔。這一步是為了讓牙醫能夠清楚看到根管內部,接著進行下一步的深層清理。
第四步:清除壞死及受感染的牙髓組織
受感染或壞死的牙髓組織就像身體裡的病灶一樣,必須完全清除,否則細菌會不斷滋生,甚至引發牙根尖膿包或更嚴重的感染。
牙醫會使用專業的器械,一點一點把壞掉的牙髓刮乾淨,並用消毒藥水反覆清洗整個根管系統,確保細菌無法再作怪。
第五步:進行封填根管
當牙髓清理乾淨、根管內部完全乾燥後,牙醫會用特製的 補牙物料對根管進行填充、封閉,避免細菌再次入侵。
這是整個牙髓治療中最關鍵的一步,如果封填不夠密實,很可能導致治療失敗,需要重做。
第六步:視乎情況放牙樁
有些牙齒因為蛀得太深、剩下的牙體結構太少,牙醫會評估是否需要在根管中放入「牙樁」,幫助支撐日後要裝上的牙套。這就像是幫牙齒搭好地基,讓它未來更穩固、不易斷裂。
第七步:裝上牙套保護牙齒
做完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其實已經沒有原本牙髓的營養供應,會比較脆弱。
為了避免未來咬東西時斷裂,牙醫 會建議患者在治療後幫牙齒裝上牙冠(牙套)作保護。雖然牙套並非每個情況都需要,但是牙套就像盔甲,不只保護牙齒,也讓咬合恢復正常,不影響咀嚼。
彤心牙醫小提醒:杜牙根的次數需要約1-3次
根管治療並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快速療程,牙醫會根據牙齒感染程度、根管數量、以及牙齒結構不同,可能需要分1至3次完成整個療程。
每一次的目的不同,有的是清創、有的是封填、有的是裝牙樁和牙套。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治療次數多就想放棄,因為每一步都是為了讓你的牙齒能夠健康、長久地陪伴你。
別讓對治療的誤解,讓你失去了原本可以保住的好牙。如果你有牙痛、對冷熱敏感、咬東西會痛的情況,不妨讓專業牙醫幫你評估一下是否需要杜牙根。早一點處理,少一點痛苦,也多一點保住自己牙齒的機會。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